作者 辛鮮仁
現如今,是什么都能炒,炒股、炒期貨、炒外幣、炒房、炒字畫……這不,近年來又興起了“炒域名”。什么叫“炒”?說白了就是低買高賣的投機行為,而且,所有的“炒”都不是以根本利益為導向。比如說“炒股”,如果是理性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發展潛力,科學地投資于該公司,我們不能說這是“炒股”,我們認為這是“投資”。而實際上,大多數的股民所看重的不是這些,而是短期的收益,低買高賣賺取差價。而這中間,穿插著的是金融炒家對股市的操控,穿插著媒體虛虛實實的“分析”、“報道”。最后的結果,股市已經改變了它本來的面目,變成了投機的溫床,人們本來的“投資”也就成了“炒股”。炒股、炒期貨、炒外幣不是為了投資,炒房不是為了居住,炒字畫不是為了收藏……那么炒域名呢?
在媒體的宣揚之下,某某域名千萬元被拍賣、某某域名投資家小投資大回報發財致富、某某專家認為投資域名大有賺頭……總之一句話,趕緊去投機——不,去“投資”域名吧,這玩意賺錢啊。還要盯緊你的域名啊,趕緊注冊十年,要不然一轉眼就被搶走了。有人要說了,投機有什么不好?我能賺錢就好了,管那么多干什么?是啊,能賺錢就好!可實際上呢?真正賣了搶注的域名賺了大錢的,恐怕用“鳳毛麟角”形容一點也不為過。確實,域名具有唯一性,也確實好多公司為了一些商業價值,心甘情愿也好、被逼無奈也罷花錢收購了一些域名。我們只看到了人家花了大錢,讓某某人用搶注的域名賺了大錢,卻沒看到得到這個域名的公司最后通過這個域名賺了多少錢,也就是說,我們沒看到這個域名真正的價值。“新浪”如果一開始的域名是“舊浪”,它難道就不會成功?“搜狐”如果一開始注冊成“搜虎”,它難道就賺不到錢?所以說,域名的價值不在于你擁有它多少年,而在于你用它做什么。
目前,由于域名注冊機構并沒有對其代理的數量進行良好的控制,所以域名注冊服務的低門檻,使得這個領域非常混亂。好多小公司為了賺取差價,惡意抬高域名注冊費用、延長注冊期限,這就造成了用戶注冊、使用成本的提高。說域名注冊服務機構是“暴利”一點也不為過,畢竟這種服務對很多小公司來說,其實就是個中介服務,沒有背太多的成本。同時,為了多賺錢,這些“黑中介”一方面通過一些手段讓用戶覺得投資域名有錢可賺,另一方面通過用戶對域名注冊知識的匱乏,抬高注冊費用、延長注冊期限。其實對一家正規的域名注冊服務商,注冊成本一般在50-80元人民幣左右,加上一定的管理及服務費用,注冊域名的價格在120-160之間比較合理。而那些不正規的小公司呢?報價200-800不等,年限一談就是十年。在注冊年限方面,很多用戶因為不了解,怕萬一自己忘了繳費就失去了域名,其實完全不必那么緊張。一般域名在注冊到期前一個月,就會接到續費通知,哪怕到期忘了續費了,仍有一個月的贖回期,雖然贖回價格相對較高,但完全沒有到了不去續費就徹底失去的地步,除非是用戶自己放棄。所以,這對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的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。如果那個小公司自己都沒生存十年,或者賺了一筆注冊差價就跑了,不能對用戶的域名進行良好的管理,那才會真正給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。